1.1特點及適用范圍
增大截面法又稱加大截面法,是采用同種材料來增大原構件截面面積,達到提高截面承載能力和構件剛度的目的。在我國,增大截面法是一種傳統的加固法,優點是有長期的使用經驗,施工簡單,適應性強。缺點是濕作業,施工期長,易形成肥梁胖柱。適用于梁、板、柱、墻等構件及一般構筑物的加固,特別是原截面尺寸顯著偏小及軸壓比明顯偏高的構件加固。
1.2工程應用
對于簡支梁,僅正截面受彎承載力不足時,一般采用于梁底部增配鋼筋加固;若斜截面受剪承載力不足時,應三面包套并加配箍筋加固。對于連續梁,僅支座部位負彎矩受彎承載力不足時,可于頂面增配鋼筋加固;若正負受彎承載力均不足時,應雙面增配鋼筋加固;若受剪承載力也不足時,尚應三面或四面包套增配箍筋加固。
對于簡支板受彎承載力不足但差別不大時(≤15%),可與板面增澆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疊合層(按構造配筋)加固;若承載力相差較多時,則應于板底增配鋼筋網,采用噴射混凝土加固。對于連續板,應雙面增配鋼筋網和混凝土層加固,支座負筋應穿墻通過,不得斷開。
對于柱,應根據受力情況和實際構造的不同,分別采用四面包套、三面包套以及主要受力方向的兩面包套加固。截面承載力不足著重增配鋼筋,軸壓比超標或混凝土強度偏低,則著重增大包套面積及混凝土強度等級。
對于墻,有單面加固和雙面加固,一般是對癥加固,缺鋼筋補鋼筋,若混凝土強度偏低或軸壓比超標,則著重提高加固層厚度及混凝土強度。
1.3構造措施及施工要點
為保證新舊兩部分混凝土能整體工作共同受力,應設置一定數量的貫穿結合面的剪力筋。對于板和墻,此剪力筋可以為穿透拉結筋、化學植筋,亦可為膨脹錨栓,但均須與新增鋼筋網片有可靠地連接。對于單面或雙面加固梁,當新舊受力鋼筋靠近時,可直接焊接短筋或彎筋連接;當相距較遠時,可采用U型箍與原箍筋或主筋焊接連接,亦可化學植入錨接。對于柱,封閉式箍筋為最理想的剪力筋;當柱面過大(>500mm),尚應在截面中部以植筋方法附加一定的L型或U型錨筋。
新加縱向受力鋼筋端部應有可靠地錨固。對于框架柱,下端可于基礎頂面設置鋼筋混凝土圍套進行錨固,或附加植筋方法錨固于原基礎;中間穿過各層樓板;上端穿屋面板后彎折環抱梁并互焊。對于框架梁,頂部負筋可齊柱邊設于現澆層,邊端可繞柱后互焊,或設置錨固短角鋼焊接。梁底正筋,當梁柱邊緣相距較大時,可采用植筋方法錨固于柱,或直接穿孔加焊螺栓桿固定于邊柱;當梁柱邊齊平時,可于柱對邊角部設置短角鋼,用膨脹型錨栓固定于柱,后將梁新增受力邊筋與短角鋼焊接。
為新增新舊混凝土間的結合能力,原構件結合面應進行鑿毛處理,鑿去一切風化酥松層、碳化繡裂層及嚴重油污層,直至完全露出堅實的基層為止,并在此基礎上鑿毛,使表面凹凸差≥4mm,然后用水沖凈。澆筑混凝土前宜涂刷混凝土界面結合劑一道,隨涂隨澆。對于較薄的混凝土加固層,宜采用噴射混凝土澆筑工藝。